实用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时间:2024-06-12 15:53:17
实用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587413120039821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645≈32万47()050≈47万

问:(1)你是怎么想的?(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课

1、导入新课

(1)、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买菜,电子称上显示价钱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们7.5元,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生:思考。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注意: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

问:1.0和1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的程度怎样?

a、让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b、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

即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b、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确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4.思考

9.996保留两位小数是()。

(五)、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我说你搭”一节,是一节新授课。

(二)教材简析

我说你搭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1、正确辨认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2、根据空间想象能力准确把指令转化成立体图形。

  二、说教学目标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搭立体图形的操作过程,体会必须根据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的形状特征,才能确定所搭的立体图形。结合搭立体图形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搭立体图形某一面(如正面)的形状,所搭的立体图形是不唯一的。

2、在搭立体图形和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此处隐藏6540个字……刚才举例验证的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使学生明白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也可以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使学生经历“形成猜想、举例验证”的完整、真实的过程,感悟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商不变规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的数学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5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的基础。教材通过信息窗5的情景图,让学生根据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现其中的规律,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二、说学情: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而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这部分知识,发现和探索出商不变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学好这部分内容,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计算能力。

三、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关的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方法和过程目标: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发现规律性,总结规律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商不变规律。教学难点是发现并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五、说教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分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运用猜想验证的教学思维方法,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究、发现、验证并运用规律,既让学生掌握了商不变规律,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说过程: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出一组商都是3的计算式,让学生抢答,在学生说出答案后,再让学生观察说出有什么发现,学生会发现商都是3。这时反问学生为什么商一样,而被除数和除数却不同呢?这里又有什么奥妙呢?(揭示课题并板书商不变,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以图激趣,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会提出:联合收割机每小时收小麦多少吨?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

2、让学生独立完成事先发给他们的联合收割机工作情况表。(出示联合收割机工作情况表)给出要求:请同学们先独自完成表格第1、2两项。

1、填表格

2、把算式写出来

工作总量(吨)12244896192

时间(时)2481632

每小时收割的数量(吨)

(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1、汇报表格。

先让学生说出表格中的计算结果,再说说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2=6

24÷4=6

48÷8=6

96÷16=6

192÷32=6

然后再引导学生抽象出数量关系并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独立思考,小组探究。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和算式,先独立思考,再写出自己的发现。

当学生们把发现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汇报交流,质疑释惑: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从上往下看)

学生会说出:被除数和除数时乘2,商不变。

这个环节学生汇报完后,作课件全部演示出来。当学生理解后,利用表格让学生分析被除数12是如何变成48的,除数2是如何变成8的,学生会知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而商不变。可再举例验证,如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或其他的数,而商不变。

这时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从下往上看)学生会举例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商不变

这个环节学生汇报完后,作课件也要全部演示出来。

师生共同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这时在板书处加上(或除以)

4、验证理解。

根据上面的板书内容,老师反问学生:这是不是一个规律呢?

学生会答:是

老师说: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会答出:商不变规律

然后课件显示四道判断题,让学生做。

第一道(48×5)÷(12×5)=4这是对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商不变,体现商不变规律。第二道(48÷6)÷(12×6)=4是错的,被除数除以6而除数乘6,没体现同时。第三道(48×3)÷(12×4)=4也是错的,因为乘的数不相同。第四道(48×0)÷(12×0)=4也是错的。因为0乘任何数都是0,且0不能做除数,否则无意义。

[在这里一是让学生体会“同时”和“相同”。二是让学生明白(0除外)]

然后板书处加上(0除外)。

(四)、全课总结: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答出自已学会了什么?[可把课堂总结的规律尽快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五)、巩固练习:围绕商不变规律设计[让学生运用商不变规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

商不变规律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12÷2=6

24÷4=6

48÷8=6

96÷16=6

192÷32=6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七、八、说理念:

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牵着走的教学行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的说课完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实用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