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朱家角导游词

时间:2024-06-12 16:13:24
上海朱家角导游词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上海朱家角导游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上海朱家角导游词1

年初二,姨妈和姨夫开着车带着我们去上海郊区朱家角古镇游玩。

听妈妈说那是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好地方。我和明鑫哥哥都盼着能赶快看到它的美丽。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下了车我们都伸了伸懒腰活动一下胳膊腿。我小心地搀扶着太姥姥(她是个小脚,妈妈说太姥姥是“国宝”级人物呢)沿着青石铺成的小路我们穿过了一条长长的巷子,终于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真的好美啊!就像一副中国的山水画,我们都仿佛成了画中人,畅游其中。沿街的路灯上,小船上都挂着红灯笼,呈现出一派节日的热闹气氛,来往的行人个个脸上都笑容满面。我还看到了镇上的舞龙队和腰鼓队,只可惜没看到他们精彩的表演。沿街还有很多做生意的店铺,卖的最多的就是扎蹄和扎肉,满街都可以闻到诱人的香味,馋得我肚子都叫唤了,姨妈买了些扎肉,让我们美美的饱餐了一顿,呵呵!我们还参观了镇上的上海古代博物馆,里面陈列了一些上海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物品资料。

时间不知不觉地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我也记住了这个刚刚被国家列为“国家级园林城镇的”地方―朱家角。我会再来看你的,再见,朱家角!

上海朱家角导游词2

昨天,我去了朱家角,朱家角位于上海市西面,有都市水乡之称。

我们游玩了:银杏树广场、上海远古文化馆、美周弄、平安桥、大清邮局、廊桥、北大街、放生桥、西井街、课植园。

我们着重游玩了上海远古文化馆、大清邮局和课植园。上海远古文化馆分三个展区,展示了许多文物,反映了上海先民生产生活的情况;大清邮局建于(1920年),是上海地区13家主要的邮局之一,经历了民营邮局-外国邮局-文报局-海关邮局-大清邮局等不同阶段。它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留存的清朝邮局遗址,也是中国近代中国邮政的缩影;课植园是姓马的先生盖的花园,他花了30万两银子建了20xx年,它分为课园和植园,它的寓意是学习之余别忘了种田。

朱家角真好玩,有很多地方还没玩到,以后我还要去。同游的还有:妹妹、姨妈、姨夫和爸爸妈妈。

上海朱家角导游词3

昨天,我去了朱家角,朱家角位于上海市西面,有都会水乡之称。

我们嬉戏了:银杏树广场、上海太古文化馆、美周弄、安全桥、大清邮局、廊桥、北大街、放生桥、西井街、课植园。

我们着重嬉戏了上海太古文化馆、大清邮局和课植园。上海太古文化馆分三个展区,展示了很多文物,反应了上海先民出发糊口的环境;大清邮局建于(1903年),重庆导游词,是上海地域13家首要的邮局之一,经验了民营邮局—外国邮局—文报局—海关邮局—大清邮局等差异阶段。

它是今朝华东地域独一留存的清朝邮局遗址,也是中国近代中国邮政的缩影;课植园是姓马的老师盖的花圃,他花了30万两银子建了15年,它分为课园和植园,它的寓意是进修之余别忘了耕田。

朱家角真好玩,有许多处所还没玩到,往后我还要去。同游的尚有:妹妹、姨妈、姨夫和爸爸妈妈。

上海朱家角导游词4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到江南“水乡”,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XX。我们的司机师傅姓XX,XX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技术很好,坐他的车肯定让您感觉安全舒适。今天就由我们一同陪大家欣赏江南美景。如果我们的服务有让您不满意的地方,敬请大家提出批评和建议,谢谢大家的合作,希望大家在朱家角玩得开心,玩得痛快。

朱家角,也就是我们的所在地,是由47平方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镇组成,他们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如今这颗璀璨明珠又在“金色玉带”——318国道的依托下,放射出更夺目的光彩。由于这是一座千年古镇,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

朱家角这样的小镇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她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下面我简单给各位介绍一下她的地理位置,朱家角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靠虹桥国际机场,北连昆山,南接嘉兴,西通平望,淀山湖下游、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在玩腻了一个个雷同价高的人造景观后,人们莫不惊讶于上海市郊还有一块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观,在这里可以寻找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无怪乎一位同济大学的名教授在考察朱家角后,不觉赞叹:“朱家角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上海一宝,也是国家的瑰宝”。台湾著名已故作家三毛,到此曾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淳幽静,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吴邦国在视察了古镇朱家角后,不禁欣然命笔,写下了“全国历史名镇朱家角”几个大字。

同时,也正是因为有“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的天然外景,不禁被许多影视导演慧眼相中,而纷至沓来,把水乡古镇的婀娜风姿,一次次地搬上银幕、电视,有时会出现几部影视同时开拍的盛况,朱家角一时成了海内外影视竞相拍摄的热点,被人誉为“沪郊的好莱坞”。

朱家角不仅景色宜人,她更有渊源流长的历史,1958年大炼钢铁时,镇人为了找铁,曾奇迹般地把镇北大淀湖车干,在湖底,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被证明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59年,又在淀山湖中捞起大量石刀、石犁、石纺轮、印纹陶片等,这些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的遗物,足以证明数千年前朱家角的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了。

听了朱家角的历史渊源和地址位置,我想大家一定有一种赶快细细品味美景的冲动,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感受她的美景,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而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

可以说啊,朱家角除了景色多之外还有还有是世人皆知的“三多”,就是名人多, ……此处隐藏3269个字……的渔民发明一种竹编的打渔工具"户",怎样形容呢!用竹子或木棍编在一起,围成方形或圆形,涨潮时,潮水会把鱼掀入"户"内,退潮时鱼儿就只能望洋兴叹,动弹不得了,有点请君入瓮的意思,所以渔民就坐收渔翁之利,退潮时到里面去捡鱼了。我想上海人可能是守株待兔的农夫的后代,不好意思,开个玩笑,后来上海简称"沪"就这个原因,可为何加三点水呢?地球人都知道,"沪"乃水边人家用"户"打渔以后,上海渐渐由一个小渔村形成一个大的集镇。贸易港口,那时有18大浦,其中就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北宋后期,因松江渐渐变浅,在今天外滩到十六铺一带形成"上海滩"了。海上船只由上海浦开到旧城区的东面停靠,所以"上海"成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大家知道了"上海"是由"上海浦"演变而来的,有这么一句话,正反两面读都一样: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读读看。

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产生了,上海被外国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列强纷纷在上海设立租界。从此,国中有国,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为外国侵略者的"冒险家的摇篮"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才被人民收回。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今天,上海已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的国际化的大都市。

这个大都市呀,面积为6341平方公里,户籍1600多万,市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万多人,真是人挤人呀!黄浦江把上海分成浦东和浦西两部分,浦东新区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的地区,我们将会在晚上欣赏她的美景。

为什么不说白天看呢?白天的上海只是高楼大厦,数不清的红绿灯灯,川流不息的车子,熙熙攘攘的人群,带给人的只是硬的、远的感觉。有这么一句话,雨西湖,雾重庆,夜上海,夜上海呀,周璇唱的歌,赵薇在情深深雨蒙蒙里翻唱的---夜上海呀,夜上海!

当然喽,这个夜上海怎么看,有学问的,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了,为了帮大家全方位地领略上海的韵味,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海陆空"对上海进行仰视、平视、俯视。

海看呢:我们可坐上海外滩边的豪华游轮,游览浦东的万国建筑博览会,远视对岸的金茂明珠会议中心,,把上海的璀璨刻录在眼中、摄像机里。

陆看呢:我们的好好司机会带大家绕市区一圈,看看夜色中的人民广场,上海歌剧院,到中华第一街南京路,可到新兴的商业街衡山路,近距离领略上海的万种风情。

空看呢:当然到金茂大厦88观光层了,先聊个关于金茂的小故事,关于申报吉尼斯世纪记录的,金茂大厦为全国第一,世界第四高楼,呈塔形的,有些像西安的小雁塔。总造价为南浦杨浦和明珠总和的1.5倍,高420.5米,国内外呢,有好3个攀援爱好者都爬到向金茂顶层了,也有第4个江西小伙子呢,夜里四点,硬生生地开始爬了,到了87层时,,精疲力竭了,7点10分,还是高高的起吊机把他给"拎"了下来。

真是多危险呀,他哪是那个料呀,就是猴子都没办法。此时,大家也许想,导游让我们去金茂欣赏美景,是不是也要我们爬楼呀?不会的,大家的安全就是我的安全,我们可在45秒内就到340米高的88层,因为我们乘坐的是世界上最快的最安全的电梯,到了那上面,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上海尽收眼底。这时你会感叹,上海真美呀,华灯初上的上海就像穿着晚礼服的张曼玉,流光溢彩灯火像她的宝石制成的披肩,咦,难不成是李湘送她的?李湘家好多哟!唉,耳听为实,眼见为虚,究竟如何,Lets go。

上海朱家角导游词7

朱家角之地,大约成陆于7000年前,淀山湖底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遗物。

唐朝以前分别隶属于由拳县、娄县、嘉兴县、信义县、昆山县。

唐天宝十年(751年),分属于华亭县、昆山县。

宋元期间朱家角镇形成小集镇,名朱家村。

元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属于华亭县、上海县、昆山县。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属于青浦县、昆山县。

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朱家村改名为珠街阁,又名珠里、珠溪,俗称角里。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珠里分属于五十七个三区之二图、十一图和一区二十五图。

清末实行地方自洽,本地域称珠蔚自治区,为江苏省青浦县管辖的十六个自治区之一。

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行地方自治,改称珠葑自治区,区董掌管地方事宜,为青浦县下辖的16个自治区之一。

民国初年,仍称珠葑市,设市公所。

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为珠葑市行政局。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撤销行政局,仍称珠葑区,为青浦县十三区之二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设第二区公所,列为青浦县八个区公所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汪伪青浦县第六区,下辖珠东、珠西、珠北三镇和薛间、葑沃、张甸、张丁、安庄、沈巷六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恢复第二区公所,仍辖三镇六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区公所,改称区署,辖一镇二乡,即将原有珠东、珠西、珠北三镇和张丁乡合为一镇,名珠溪镇;薛间、安庄二乡合为一乡,名安庄乡;沈巷、葑沃、张甸三乡合为一乡,名葑沃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实行乡镇归并,全县设青东(青龙)、青西(淀泖)两个区署,珠溪镇及安庄、葑沃乡均属青西区署。

1949年5月14日,朱家角全境解放,随即成立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青浦县朱家角市,下辖沈巷、万龙、葑沃、薛间四乡及朱家角镇。原属昆山县的东井亭、中井亭、西井亭三条街划归朱家角镇。

1951年4月,撤销市建制,建立朱家角区,从所辖沈巷、薛间二乡各划出三个村,组成安庄乡,遂成五乡一镇。

1954年,原属松江县的天心乡,划归朱家角区,同时把万龙乡的诸家村划归城厢区的城南乡,把葑沃乡的南横村划归松江县天马乡;是年夏,整编机构,撤销朱家角区。将沈巷、安庄、葑沃三乡划归练塘区,万龙、薛间、天心三乡划归城厢区。复建朱家角镇建制,直属县领导。

1955年,重新建立朱家角区,对原划出的六个乡全部划回,并把城厢区的盈中、万寿、城南三个乡划归朱家角区管辖。朱家角镇仍为县属镇,镇人民政府改称镇人民委员会,建制不变。

1957年,叶龙乡万隆片划归朱家角镇。

1958年9月,朱家角镇和叶龙乡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

1959年,改名为朱家角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朱家角公社成立城镇工作组,负责城镇工作,筹备镇社分治。

1962年2月,镇社正式分设,朱家角镇恢复为县属镇,成立镇人民政府。

1968年,镇政府改名为"镇革命委员会"。

1980年,恢复镇人民政府名称。

1991年,朱家角镇和朱家角乡合并成一个县属建制镇。

20xx年,青浦区行政区划调整中与沈巷镇合并为新建制镇--朱家角中心镇。

《上海朱家角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